Distance Learning (遠距教學) vs eLearning (數位學習)之一 ---遠距教學之過去
廿一世紀初,數位學習和遠距教學等紛紛被提出,也已大量在各領域被廣泛使用,不論那一單位,政府、學術、或企業,如果沒有和數位學習掛上,好像是落伍了。在八年前那一家大學不都是花了幾百萬,投入硬體設備,推動了「線性遠距教學」(Synchronously distance learning),後來又有許多企業和學校投入巨資建製數位學習平台(eLeaning Platform)推動「非線性遠距教學」(Asynchronously distance learning),然而這些所謂數位教材,百分之九十都只是把傳統教材數位化,甚至套入了少許之多媒體功效,讓內容更生動。更簡單的作法乃透過事先錄影老師上課方式,把原本之相關課程講座影片化,作為數位教材,進而解決了時間和空間之問題。這種內容的製作最符經濟效益,速度最快,是呈現業績最簡便之方法。這些資訊科技應用之介入,雖然使得教學者和學習者之腳色起了重大之改變,然而這些科技之介入是否真正改進了學習之成效和增進學識吸收之成果呢?這成為教育學者欲探討之問題。許多報導指出,透過這種數位學習的結果,不完全產生正面之成果,尤其許多純資訊科技為導向所設計之數位內容,不但沒有讓學生產生共嗚,更讓許多學習者呈現昏睡之現象。許多利用純VOD影片來教學之學習方法,學習者大至都在一面學習一面昏睡中。目前許多學生之原求學慾不高,是否到教室上課已成為每天最緊要之掙扎,真實的老師上課,已難產生共嗚,利用錄製方式(直接演講錄影或電腦畫面錄影)並透過電腦傳達,又如何能增加其學習成果呢!
過去在推行「線性遠距教學」時,許多老師在遠方教學,另一端同學在同一間教室聽取老師的教育,大家開始對這種學習成效感到懷疑。然而部份學校甚至推動跨國教學,以利用它來打響學校之知名度,但因語文的不通讓這種學習無法有效進行,以致事倍功半。這些科技的介入原為了提昇學習之成效和增進學識吸收之成果,但它們沒有對「學習」作深入的了解,忽略了學習的重要關鍵──師生互動。要創造一個有效之數位學習,除了必須有資訊科技之應用外,更重要的是學習情境之設計和學習理論之應用。因為只有納入正確的學習理論,和優質的學習情境,才是學習成功之關鍵。因此不管是過去,現在或未來,內容(contents)才是學習之核心,每一個課程必須針對其特性,建製有效之內容,單靠一套格式或架構無法套入所有之課程。成本低廉和快速完成之數位內容,是沒有「教」和「學」之功能,更不能表達該課程之特性。忽略了人性的數位內容是無法達成教學之成效,只能作為對外之宣傳品。
於2007/08/31
過去在推行「線性遠距教學」時,許多老師在遠方教學,另一端同學在同一間教室聽取老師的教育,大家開始對這種學習成效感到懷疑。然而部份學校甚至推動跨國教學,以利用它來打響學校之知名度,但因語文的不通讓這種學習無法有效進行,以致事倍功半。這些科技的介入原為了提昇學習之成效和增進學識吸收之成果,但它們沒有對「學習」作深入的了解,忽略了學習的重要關鍵──師生互動。要創造一個有效之數位學習,除了必須有資訊科技之應用外,更重要的是學習情境之設計和學習理論之應用。因為只有納入正確的學習理論,和優質的學習情境,才是學習成功之關鍵。因此不管是過去,現在或未來,內容(contents)才是學習之核心,每一個課程必須針對其特性,建製有效之內容,單靠一套格式或架構無法套入所有之課程。成本低廉和快速完成之數位內容,是沒有「教」和「學」之功能,更不能表達該課程之特性。忽略了人性的數位內容是無法達成教學之成效,只能作為對外之宣傳品。
於2007/08/3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