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台灣媒體和學術界的共同謊言

前陣子為了旺旺集團買下媒體事件,以台大為主的媒體及學術走向街頭,抗意旺旺壟斷媒體,這除了是謊言外,更呈現出台灣媒體學術的無能,媒體界的不求進步,和學生的無知 "quad-play"是未來趨勢,充其意旺旺只算是想帶動台灣走向未來的媒體新環境,和壟斷差太遠了,不知是學術界不曉壟斷的定義,或是媒體界不求進步,或者是怕被淘汰,因此按一個罪名,欺騙了不懂的老百姓.這就是可惡的台灣媒體界,而其禍根來自校園之教導 "quad-play" 是應允網路的來臨,加強媒體品質,利用一個平台,同時產生出紙本(報紙), 聲音(廣播),影像(電視)和網路四種媒體,先進國家都開始朝向這四大整合.然而它對從事媒體人有一個很大的衝擊,因為原本需要四組人的四大媒體,經過整合後只需一組人.壟斷--多指一種媒體(如電視)全部被一家公司所買下.旺旺並沒有把所有電視台買下,或把所有廣播買下,抑或把全部報章買下,硬把壟斷罪名給其冠上,就是欺騙老百姓.把自己無能所面臨的危機,遷移到阻礙媒體進步,才是真正罪人. 把"quad-play" 的進步曲解為壟斷,如是政黨操作,那是玩弄民意;如果是媒體操作,那是欺騙百姓,如果是學界操盤,那是掩飾學術的無能.帶動學生參加,叫作誤人子弟 學界應該教出可以應允未來的媒體人才,而不是利用過去的知識,教導現在的學生,來阻礙進步的未來.  "quad-play"雖然減少人力支出,但卻可以用這些支出來縮短事件發生到報導的時間,加強報導的手法,和呈現更多形狀的報導.是一個利多於弊的趨勢.因為儀器的進步,不管學界或媒體界是否接受它,它還是會來臨.學術界應該教導學生如何應允,加強本身的能力和創新,媒體人更應不斷求變求新,而不是用個罪名來阻礙媒體科技的發展!!!!!

大陸文化大革命對大陸的文化影響有多大?

文化大革命對70年代的輕年而言只是歷史名詞,對我而言更是非常非常的遙遠。因此就談不上什麼感覺和震撼,直到最近看了一個文物,才感覺惋惜和震驚。原本文革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有多大,也許大家都無法想像。大陸最近對文物遺產保護不只非常用心也耗資不少,然而許多更珍貴的文物遺產其實已不在中國大陸。從八國聯軍的強取豪奪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壞,如今所剩的已經是不多了。也許大陸官方會不以為然,然而以下的說明會讓您震驚。 有到過大陸成都的人一定不會錯過三星堆遺址。第一次到三星堆看了那些文物,雖然沒有覺得失望,但也沒有多大的震撼,當時不知道原因,總覺得少了一點什麼。一個那麼大的遺址,那麼大的館,東西卻少了一點。事隔兩年後的前幾天,有人要我協助數位化一些文物。本來因為太忙,不是很願意,只是因為來邀我之人官位有點大,只好抱著觀光遊樂的心情去赴約。來到了一個山上,迎面而來的是幾千顆古老的茶樹,據說其中有三千老樹齡的老樹。我對樹沒研究,對茶更不懂,人家是買票進園觀賞,我是霸王入園而不顧。終於看到茶園董事長出來迎接,經過一般介紹過,進到了後院。這時迎面而來的是許多古老文物,我對古老文物本來就沒興趣,更別說是喜歡,也只有應付應付。但走了不久,迎面而來的那幾尊,不得不讓我停下來,因為實在太熟悉了,那些文物和我兩年前在成都三星堆的文物實在太相似了。 經過追問下,確定是三星堆文物,而這裏許多文物是三星堆找不到的,除了樣式多,且有古物的感覺,和大陸三星堆比較,顯得更為真實,反而大陸成都三星堆文物較像複製品。這時我才真正睡醒(在車上沿途睡覺),幾度觀察後確認是古物。這時難免有得驚訝和惋惜,驚訝的是那麼大的古文物怎會落在一個臺灣不起眼的小山中,惋惜的是祖國為什麼會讓這些文物外流,而沒有受到很好的保護。本來以為這個老闆是一個投機商人,有點不想理他,後來經過說明文物來歷後發覺這位老闆的偉大。 原來這文物是在文革是被破壞,並被盜賣,這位老闆不忍心它流落到國外,經澳門人的手裏,傾家蕩產的把它收購,一生的錢就這樣的投下,以致時常跑三點半(跑銀行尬錢)。雖然手上幾乎沒錢,卻從來沒有變賣過一件。後來經美國歷史文物考察專家的確認後,他認為這是屬於世界人的遺產,不應該占庶己有,故要我協助把它數位化,讓它公佈以世人的眼裏。 回家後心痛惋惜,心痛的是這些文物沒有國家的財力來保護,心痛的是老闆花盡一身的財力,心痛文化大革命對...

給資傳的新鮮人

首先先談談資傳這四年如何學習。資傳這四年最重要是學四個「ㄏㄨㄚ」! 第一年學『視覺化』,其中包括設計的技巧、軟體應用、美感學等,而課堂除了軟體應用外,其他都以理論為基礎,如果只把老師作業準時繳交(很多同學都作不到)是不夠得,必須盡所能作到最完美後,再到圖書館借閱相關資料,加強老師沒有交代之習作,才能訓練成專家。 第二年學『動畫』,其中包括2D、3D、和影影等,除老師作業外,需用心思考,設計有「未來化」和「前瞻性」的作品。 三年級學『系統化』,一卻系統整合和程式設計,除了老師作業外,更必須加強應用之實例。 第四年當然是作『人生規化』,選擇一個有「前瞻」的專題,規劃未來就業的準備。 這就是資傳四「ㄏㄨㄚ﹑」,每年沒有作好,就會「老化──找不到工作」和「退化──一半被解聘」。

上帝什麼時候死了??

當媒體出現的那一天上帝漸漸走入死亡,人類開始不相信真理?對錯的真實性開始沒有界限!道德倫理已經不賦存在,事實常被不停的重複發表給戰勝,對錯不時被有心人士扭曲。民眾已經不再了解真像,更漸漸失去判斷力。身為社會最後一導防線的教育界,也淪陷,隨媒體起舞,且配合媒體演出。教育部已經多年推出多元化入學。主要是為了讓不同的小孩有他專長的發展,讓升學不再是依賴那唯一的學校成績,然而事實卻非如此!!! 那天我被請去當口試委員,第一次被迫做出違背上帝的決定。許多級分很低的小朋友有很好的其他能力表現,更處處顯出成熟和上進的心,反觀成縯好的同學,資料不足,未來沒有方向,對社會認知更薄弱,然而我被指示必須放棄他/好們!!我好痛!好痛!好痛! 為什麼一定要按級分錄取??那是惡劣媒體搞出來的結果。 教育部推出多元入學,就是為了讓每個孩同都可以憑不同專長,來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系學校,但許多媒體不斷去挖各校錄取的級分,然後排名,使的各大學都不敢錄取級分太低的同學,因為怕影響排名。 台灣的教育制度的罪魁禍首是----媒體 台灣的教育毒首----也是媒體 台灣的最不具良知的企業----還是媒體

人之愛財,取之有道!(二)

第二個故事是發生在我好友身上的故事。好友的老婆在2000年左右開始加入銀行基金兜銷陣容。這行業不是銀行的正式編制,那是一個類外包制的業務,一旦出什麼問題,銀行馬上停止合作合約,斷尾求全。 基本上只要我好友老婆招攬一個投資人,她致少可以獲利投資金額的3%~7%不等。投資人如果賣掉賺錢時,她一樣又可以抽取一定比例的抽成。越有風險的就賺得越多!然而如果每個人都賺錢,那些錢是從那裡來?根據經營管理學術刊物的統計,可以渡過20年的公司只有百分之十,有八十百分比的公司是活不過五年的,尤其是集資造假讓公司可以上市的公司到處都是。這就是哈佛大學經濟相關學科,想出來的花招。有人負責開公司集資上市,有人負責在銀行吸金! 而我朋友老婆是因為藉其老爸在某宗教上的崇高地位,及受信徒的信賴,一開始時又讓投資者賺了一些錢,許多人甚至連棺材本都拿出來投資。標會來投資,銀行存款來投資。有一年全部投入金額化零,投資人甚至把我朋友老婆告上法院。最後被判無需賠償。 十幾年後去了他家一次,看到以前熟悉的朋友(朋友的妻子大哥),向他打了個招呼,他卻冷眼以對。後來朋友才把事情來龍去脈告知,原來她的大哥也是受害者之一,老爸也因此遠走他國辦道。但我朋友卻理直氣壯的說:那是您情我願的投資,投資人賺錢笑嘻嘻,虧錢卻怪他老婆。且法律上也已判無罪!! 也許法律那裡是渡過了,但真能對的起良心嗎?大家都歸零,只有她老婆賺走傭金!難道中間沒有利用人性的貪來進行遊說嗎?把別人信任委託的錢輸光真的不用負責嗎?人之愛財,取之有道,這就不是真道!!!!

人之愛財,取之有道!-(一)

什麼是取之有道?很多人認為只要沒有去騙去搶,就叫取之有道!對於修行者而言這是不夠的,因為修行者取的錢,必須從善道德為本,如果該錢取之有違良心,就不叫取之有道!!以下有兩個故事來分析,一個是發生在我自己身上,一個發生在好友身上的真實事件。 大三時因為沒有錢付學費,到處想找工讀,來補貼學費,然而許多工作都必須花時間才能換取少許的薪水。但把時間花在打工上,對在校功課就有極大的影響。最後終於透過朋友找到一份前所未有的好工讀,既不影響學業,薪水又高(對工讀生而言)。工作性質為早上六點半起床,帶著球隊到早餐店吃早餐,自己也免費一起吃(賺了一份早餐),七點球隊開始練球,我就可以去學校上課。晚上六點半之前必須回到球隊上,陪他們吃晚餐(又省了一餐),八到九點開始指導球員的功課。晚上睡在球隊提供的免費宿舍,一個月有一萬二千台幣。對一個大三的同學而言,那是全台灣再也找不到的工讀,因為只需花一個小時的時間就有一萬二薪水,吃兩餐,住宿免費。我實在太幸運了。 然而我作了半年卻辭去這份優渥的工作,當初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作出這種決定。然而當我看到,國中二、三年級的同學為了打球,A到Z讀不完,只會加減不會乘除時,我就作了一個假設。全國有兩、三萬小球員,將來長大能上到球場的可能不出一百個。那麼這些沒有辦法上球場的同學、『A到Z讀不完』、『只會加減不會乘除』、『全身受傷』的同學將來怎麼辦?因為他們從國小二年級就放棄學校上課時間,在校超過一半的時間是在球場渡過的。這念頭在我第一次和同學複習功課時就圍繞我的腦海中。直到有一天,其中一個球員和隊長來找我。哭泣他們手痛,原來他們在練習時不斷的扭傷,然而教練卻不肯讓他們休息。我摸了他們的手肘,有點熱,已經發炎了。我去找了教練求情,被回絕,理由是比賽將近,急訓時期不能休息。而如果不讓這兩位同學休息,他們的手將會很快就廢掉?回到住宿桌上,馬上拿起筆紙寫辭職信,因為覺得這份薪水拿了心中有愧。現在才知道這就是「人之愛財,取之有道」的心在驅使著我。

咖神說:您沒捐過錢就沒資格說慈濟任何壞話

昨天聽到一位大師--咖神--他說了一句話。也許可以用來安慰大家,那些會批評慈濟的都不會捐錢的那種,沒捐過錢就沒資格說話,別理他們。按我說,他們都不是佛教徒,當然不曾給慈濟捐過錢。在網路上就曾和一位網友在為慈濟事件大戰好幾回,而他當然不是佛教徙--是基督教徒。如果沒有捐錢給慈濟的人,沒有資格問那麼多!如果有捐錢者,要嘛就是相信他們,不相信嘛就別再捐!一個簡單的是非題,讓大家搞成複雜的多選題。大家對慈濟財務的運作不清楚,就別猜測。如果清楚,不相信就別再捐,不要把它構成社會問題。就像大家說的信者衡信,不信者衡不信,傍人沒什麼資格去言論。就是回教基金,有回教徒去查帳嗎?基督教我基金,有教友去查帳嗎?為什麼唯要咬住慈濟不放呢?那些作文章者,又是誰,還不是那些被捐款排擠效應,而減少收入的社會團體。慈濟就像,林大了什麼鳥都有,林大了什麼鳥都想爭奪 如果是佛教徒就懂得以下的道理 故事發生在一間廟中,有一個老禪師叫了一個胖而憨厚之和尚去買鹽巴,去了半天後空手回來,另一個瘦而聰明的和尚看到這胖和尚空手而回,就問明原因。肥和尚說:「因為半路遇到賣口香糖阿婆,在天橋受寒的叫賣,心理很可憐她,故把錢都買了口香糖,並牽阿婆回家,時間延誤了」。瘦和尚卻認為胖和尚作錯了,他說:「因為有許多集團或家人針對民眾可憐老人和小孩的心,專門訓練小孩和老人來賣口香糖或乞討,民眾的可憐行為可能導致那些集團或家人更變本加利的利用的小孩或老人,增加其叫賣時間和數量,表面上也許幫了他們,實際上可能更害了他們」。兩個和尚爭辯不休,最後來到老禪師前面。老禪師看了瘦和尚笑者說:「您是對的!」,胖和尚這時不甘示弱向前想辯護,這時老禪師摸了摸他的頭說:「您也是對的!」。這時旁邊最小的沙彌摸了摸頭不解的說:「師父!師父!您錯了!假如大師兄是對那二師兄就錯!假如二師兄是對那大師兄就錯!」。老禪師點點頭說:「您也是對的!」  那胖和尚有沒有把錢給那老婆婆,並不會影響老婆婆的一切,因為既使老婆婆後面真的有集團控制她,那是他們之間因果關係。對於胖和尚是否有捐贈,無法改變任何現況。 而這老婆婆的慈悲像,卻誘發了胖和尚的慈悲心,慈悲心是必須不斷誘發才能成長升華。故捐贈對於胖和尚反而是有所得,對於老婆婆而言卻是用他痛苦,去喚醒胖和尚的慈悲心。所以您捐了錢,並不傻,因為您的靈性得到升華與成長(如那胖和尚)!但如今夢醒了,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