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30, 2008的文章

提高老人個人經濟能力

圖片
提高老人個人經濟能力 過去因為經濟效益的考量,老人照顧品質始終未受到重視,縱有各種向政府立案及報備的規定,但究竟是否真正切合老人照護的標準和需要,怠無疑議。未來針對民眾對安養退休生活的願景,創新經營模式之研擬,及實務深度訪談之研究顯得非常重要,除了提供現況外,並擬具體規劃方案,以裨益未來創新經營模式的推動。 圖一、一般人和學習規劃老人之人生階段圖 另一波社會問題 人口老化帶來了另一個社會問題──自殺;當人類從0歲到20歲是學習的階段,人類和一般動物最大的差別在於學習的時間很長,人類的大腦可以裝置的內容是超過您現有的一萬倍;20到60歲是為家庭奮鬥的時間,到了60歲為退休年齡。然而這時他將面對五個痛苦的失落(5Ls)-「失去了工作」 (Loss of Job);相繼的「失去地位」 (Loss of Social Status);子女長大求學離家或自主家庭,「失去子女」 (Loss of Children);其父母長輩也相繼離開人間,「失去父母」(Loss of Parents);最後其健康也隨著時間越趨向功能退化,「失去健康和機能」(Loss of Health and Functionality),這種種的打擊造成了自殺很大的原因,尤其是女性,當伴隨著更年期和憂鬱症的來臨,都會產生無名的自殺的意圖。這些都是5Ls所引起的憂鬱。目前的退休安養規劃-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會因資源不足,讓老人開始等待死神的來臨(圖一)。 圖二、退休族群五個痛苦失落 (5Ls) 化阻力為動力 我國未來人口結構圖形將由青壯之燈籠型態,逐漸進入高齡之金鐘型態,其所引起的衝擊,則是可以高度預期的。國人年輕時為學習、為家庭奮鬥,往往犧牲了個人理想之奮鬥,退休時子女長大求學離家或自主家庭,父母長輩也相繼離開人間,更有空間開始規劃退休的終身學習,實現未完成的理想。以活到老學到老為宗旨,安排知識學習與技藝傳承,使退休者能老有所為,開創一番不同之生活環境。開創退休族群的潛在特質:經由知識學習與技藝傳承,來開發退休族群的潛在特質與興趣,進而找出自我學習價值所在,而將原有之特質轉化成優點,繼續貢獻服務於社會。實現未完成的理想:將其優點經協助轉變成事業或商品,創造退休者人生事業第二春,進而能實現人生未完成理想。 圖三、退休族群五大最高峰(5Hs) 退休族群在退休期間有著人生五大最高峰(5Hs

在地老化vs就地掩埋

Aging in place,既所謂的 「在地老化」 在美國非常盛行,大約兩年前國內的學者和官員紛紛提出在地老化的方案,以效法美國的老人政策。表面上好像我國的老人政策非常先進也很得宜,然而政策的提倡者並未真正站在老人所需之立場,更對台灣的地區和環境不甚了解,一味地仿效美國,把台灣老 人 陷入孤獨和無助 的退休生活。 美國地域很大,各州各郡的差異也非常大,從飲食、作息、口音、生活方式和氣候等不盡相同,因此機構型的安養方式,不只會讓這些退休者遠離家鄉,原來的老家從此被丟棄荒蕪( 尤其是他們的文化中年輕人早年就已離家 ),老人一旦來到新環境差異太大,較難適應,因此「在地老化」是較為合適的。況且美國福利制度良好,人口也比較多,在經營老人退休生活上具有經濟規模,各類的周邊設施可以相對配合,老人的價值可以再次昇華。 反觀台灣,地勢不大,南北生活差異也不明顯,氣候也沒多大的差異。南部或北部老人退休後居住於中部,在適應上不會有多大問題。台灣老人福利本來就不健全,各城鄉的福利和環境也有所落差,一旦就地老化資源不夠,在經營上因經濟規模不足,城市老人生活會較好,鄉鎮的老人就不一定會很好。在處理老人問題上,就地老化就像把他們 當成垃圾般的就地掩埋 。 老人退休後,如果可以在機構裡過著獨立的生活,成立老人終身學習的規劃,給予各方面之輔導,彌補其年輕時失去或來不及完成之願望和興趣,不但可再創新價值,更能創造身心健康之老人,所謂「老有所依」的「依」不再是指「子女」,而是指 「 忘我的學習 」 ,這些心無旁務的老人,學習的專心程度肯定不輸給旁務一籮筐的大學生,再創新價值就不再是不可能的。這種退休安養不再是「 就地掩埋 」,而是「 資源回收,價值再利用 」。這樣的機構生活肯定比起那度日如年等待那一天來臨之「就地老化」更有生活意義和價值。因此政府應該集中資源,規劃一個設備齊全之中心機構,而不該分散資源大量建置許就地老化場所,然後沒有足夠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作有效的經營。集中資源全面輔導,建置有彈性之生涯,肯定是退休老人較響往的樂園。